民间将自然温度条件下生长的体重克以上、准备用来繁殖的亚成体龟和成龟统称为种龟。
黄缘闭壳龟幼龟在克以下,雌、雄较难区分;当体重超过克,两性差别开始明显;克左右,雌雄差别十分明显。性腺达到成熟,具有繁殖后代能力的雌、雄龟个体,称之为亲龟。
一、雌、雄亲龟的区别
雌龟的尾柄较细,尾巴较短,将龟的尾巴拉直,泄殖腔位于缘盾内。背甲在后部椎盾处急剧下斜,使得躯干部显得短、拱度高。
雄龟的尾柄较粗,尾巴较长,将龟的尾巴拉直,泄殖腔位于缘盾外。背甲后部及两侧缓下斜,躯干部显得长、拱度低。
二、种龟的挑选
(1)选择野生或者是自然温度养殖的黄缘闭壳龟野生黄缘闭壳龟雌龟克左右、雄龟克左右性腺成熟,年龄在10年以上,可以选做亲龟用来繁育龟苗。也可以选用人工饲养的黄缘闭壳龟做亲龟,要求是从幼龟到成龟一直是在自然温度下养殖。人工养殖的黄缘闭壳龟由于饲料充足,龟的生长速度快,7~8年性腺成熟,个体重量~克。不能选择温室饲养的商品龟,温室饲养黄缘闭壳龟2年,龟的重量可以超过克,但是性腺不成熟,这种商品龟虽然在自然温度下再多养几年也能产蛋,但是繁殖率低,龟苗体质弱,成活率低。
(2)挑选健康的种龟健康的种龟能正常吃食、生长、繁殖,给养殖者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如购买了病残的种龟,在养殖过程中种龟会陆续死亡,给饲养者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所以挑选种龟至关重要,因为种龟的优劣几乎决定养龟的成败。挑选种龟的具体方法如下:
1、查看龟体外型是否完整,有无伤残。断肢和断尾巴的龟,不宜留作种龟。雄龟断肢,难以爬跨雌龟背部进行交配;雌龟断肢,难以打洞,会将卵产于洞外,容易被其他龟压破,或被鼠、蛇、鸟类等敌害吃掉。有些黄缘闭壳龟有食卵的恶习,看到龟卵争抢着吃。断尾巴的龟,尤其是几乎没有尾巴的龟,仰面朝天的话,难以翻身,高温季节会被晒死,在深水里容易淹死。畸形龟不适宜留作种龟。
雄龟在争夺交配时有打斗现象,少数体弱的雄龟眼睛被强壮的雄龟咬伤乃至失明、失明的龟不能留做种龟,只能作商品龟处理。强壮的雄龟在交配结束后,黑色伞状生殖器会比较快地收缩进体内,如果生殖器不能及时收缩进体内,被别的雄龟撕咬,或者由于惊吓快速逃跑,生殖器在沙土上、石块上摩擦受伤。生殖器受伤严重,很难自然痊愈,不能痊愈就无法再收缩到体内,生殖器长时间外露会溃烂。生殖器外露的龟不留种,也只能做商品龟处理。
2、用手拉龟四肢和头尾,龟收缩迅速有力,将头尾和四肢全部关闭在龟甲内,坚固如坦克,这种龟是健康龟;反之,头颈、四肢收缩无力,龟甲不能关闭的龟是病龟。雌龟产卵期腹甲不能完全闭合。有的龟头颈缩入龟甲,后肢撑地,龟体后部离地,这种龟有内伤,成活率较低,不能留作种龟。
5看龟四肢基部及尾部肌肉,以饱满为好,但要谨防注水龟。有些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用注射法给龟腹腔注水,凡是注水龟死亡率达%。注水龟四肢窝看上去很丰满,实际上是水肿,开始尚能爬动,但不久四肢水肿麻痹,无力爬动,排泄腔始终潮湿,有黏液流出,逐渐衰竭死亡。
⑥看龟背、腹甲是否完整,以背腹甲完整、有光泽、无瘀血和红斑为佳。患有腐甲病、红底板病的龟,应治愈后再留作种龟。
三、野生龟的“驯化”
野生龟生活于大自然中,在适合于它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中寻食、生长和繁殖。野生龟转为人工家养,突然改变了生态环境,再加上人为因素的干扰,有些龟出现拒食现象,因此,对野生龟要经过一个人工“驯化”过程,使龟逐步适应新的养殖环境。龟的“驯化”方法如下:
(1)龟池要模拟自然环境。在养殖场地宽敞的条件下,可在龟池中用木板或水泥板构筑洞穴,供龟躲藏,陆地种植少量花草。
(2)野生龟放入龟池以后,无特殊情况,一般不更换龟池,以免龟产生应激,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3)对龟进行“诱食”。刚引进的野生龟,大多在最初2周内不肯主动寻食。饲养者可用蚯蚓、面包虫、瘦猪肉和动物内脏等诱龟进食,并观察龟进食情况,看龟爱吃哪一种饲料,然后“投其所好”。
给龟喂葡萄、圣女果、熟的猪胰脏
(4)减少干扰因素。不能让猫、狗等动物靠近龟池,人工喂食时脚步轻,动作轻,以免龟受惊吓,因为龟生性比较胆小。
(5)培养“感情”。龟开始吃食后,饲养者可经常捉摸龟身体,用软毛刷清洗龟身体上的污物,用龟爱吃的食料引诱龟爬动、抢食。家养时间长了,龟对主人有感情,当主人走近龟池准备给龟喂食时,许多龟围上来,伸长脖子,张着口,迫不及待,一副“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