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龟 >> 养龟优势 >> 易病易死很难养大容器深水位养,草龟
乌龟是饲养比较多的爬行动物宠物,而从小龟苗养起,是很多宠主的梦想。其原因是因为龟苗娇小可爱、更惹人怜爱,而且从小苗将乌龟养大,也是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然而小龟苗,特别是硬币苗,又不是那么好养活的。硬币苗难养(易病、易死),几乎是共识。将龟苗全养死的,每年也都不少见。由此造成相当多宠主,谈龟苗色变,不敢饲养。
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并不是这样。之所以难养,是因为部分宠主养龟环境设置和饲养方法出现了问题,并不是龟苗真的难养。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下这个问题,供有此困惑的龟友参考。文中所说的硬币苗或龟苗,是指刚出壳不久的草龟小苗。
一、硬币苗草龟的基本特点
硬币苗草龟,是指刚出壳不久的小龟苗(卵黄刚吸收完毕的商品龟苗)。因大小如一元硬币,因此有了个形象的称呼“硬币苗”,以形容其娇小。通俗理解,这是婴儿期的乌龟。
一方面,硬币苗娇小可爱,非常吸引人的目光;另一方面,与人类婴儿期一样,硬币苗身体各项机能发育不完善,对外界致病因子抵抗力(免疫力)低,因而体质娇弱,容易生病。感冒、肺炎、腐皮、肠炎等疾病都很常见。而也正由于体质弱,一旦生病以后,治疗起来通常困难,病亡率非常高。由此硬币苗易病、易死亡,难养活,几乎成为养龟人共识。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龟苗真的天生难养?当然并不是这样。造成硬币苗易病、易死亡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在于饲养不当;只要方法对路,龟苗并不难养。
二、造成硬币苗易病、易死亡的三大元凶
不管是龟苗还是成年龟,除非购买来就是病龟,否则其生病或死亡,都是饲养不当所致。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乌龟各阶段特点缺乏正确认识,养龟环境营造和饲养方法不当造成的,基本都是“乌龟怕什么,就给什么”,如此想不病或死亡都难。
造成硬币苗生病或死亡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温差大,二是水质不稳定。硬币苗刚出生不久,体质偏弱是实情,决定了它经不起风吹雨打。特别是对大温差抵抗力差,经常会因忽冷忽热而生病。龟苗之所以多发感冒和肺炎,原因即在于此。此外,温差大也影响进食,龟苗拒食(厌食)也多少与此有关。
水质不稳定,也是造成硬币苗生病或死亡的常见原因。理论上讲,龟苗刚出生,并没有建立对环境的依赖性,比大龟更容易适应水质。但这里的水质,是指稳定的水质。如果水质多变,龟苗同样不适应,容易因水质波动而应激反应,外在表现就是腐皮腐甲。
也就是说,硬币苗最怕温差大和水质不稳定,出现这样的情况,基本不是病就是亡。而无论温差大还是水质不稳定,都不是龟的原因,这是养龟人造成的,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怕什么,就给什么”。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说龟苗难养、易病、易死亡,观察他们的养龟环境,基本都是小容器、浅水饲养,并且十有八九还都设置了晒台。
容器小、浅水养、设晒台,可以说是造成硬币苗容易生病和死亡的“三大元凶”。具体原因,简单分析如下:
(1)容器小、浅水养、设晒台,容易造成大温差
水体对气温具有缓冲作用,其原因在于水是常见物体中比热容最大的物质(是空气的4倍多)。由此导致吸收或释放相同热量,水温变化比气温缓慢的多(仅相当于其1/4不到),以维持水温稳定,保护水生生物。
但水体的缓冲作用,与其大小直接相关。水体越大,缓冲能力越强,水温越稳定;反之,水体越小,水温变化越剧烈,甚至随气温而变化,忽冷忽热(即温差大)。举个例子,夏季将一碗水和一桶水分别晒在太阳下,碗里的水很快变热,而桶里的则升温缓慢;晚上则相反,碗里的水很快降温,而桶里的水温稳定。这就是水体大小对气温缓冲作用差异的直观体现。
长期以来,在宠物龟饲养中,一直有“浅水过背”的说法,几乎成为信条。即养龟水位不能过深,以刚没过龟背为宜,再高就容易淹死乌龟。而对于龟苗,则认为“超出背甲的水位即为高水位”,已经太深了。
某网文宣称的“适宜”养龟苗水位按照这种理解,硬币苗身体厚度约1cm,则养龟水位只能是一两厘米深。这么浅的水位,再加上饲养容器小,一点点水体,无疑对气温没有缓冲作用,非常容易忽冷忽热,温差大。水体小带来的温度不稳定,是硬币苗感冒或肺炎的主要原因。
如果单单是水位浅,问题还不至于那么严重。很多人偏偏又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乌龟必须要晒背”,于是给硬币苗也设置了晒台。其实龟苗晒背弊大于利,由于水的比热容比空气、晒台都大得多,由此导致在同一时间段,水温、气温和晒台温度不一致,产生温差。在这种情况下,龟苗攀爬晒台,出水、入水,就是一次温度冷热转换。经常置身于这样忽冷忽热的环境,想不感冒生病都困难。不晒背对龟苗健康成长影响不大,但晒背有可能生病或送命,这里的轻重,请考虑清楚。
当然,这也不是说“浅水养龟苗”就是错误的。浅水也能养,但要保证温度稳定,没有大温差,这只有在四季恒温、几乎封闭的温室中才能实现。而家庭养龟是一个开放环境,使用小容器、浅水饲养,并且设置晒台,非常容易产生大温差,造成龟苗生病或死亡。
(2)容器小、浅水养,容易造成水质不稳定
小容器、浅水位,不仅容易造成温差大,也会造成水质恶化快,导致换水频繁,由此产生腐皮腐甲等应激反应病变。
水体不仅对气温有缓冲作用,对水质同样也可以缓冲。这在环境学上,被称为水体的自净能力。即污染物进入水中后,水体可以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使水体恢复到受污染前状态的能力。物理作用主要表现为稀释、扩散、物理沉降与吸附等;化学作用主要是化学反应与分解、化学吸附等;生物作用主要是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分解和转化。自净作用,可以保持水质稳定,使水生生物免受水质突变带来的危害。
然而自净能力,同样也受水体大小控制。相同条件下,水体越大,自净能力越强,容纳污染物的能力越大,水质越容易保持稳定。反之,水体越小,自净能力就越小,一点点污染物就会造成水质恶化。而小容器、浅水养龟,恰恰就是后者,水质不易稳定。
乌龟的进食和排泄,均在水中。小容器、浅水位饲养,由于水体小,食物残渣和乌龟排泄物(尿液和粪便),经腐败菌分解后,很快就使水质恶化。此时如不及时换水,大量滋生的细菌容易使龟苗患病,如肠炎、腐皮腐甲、白眼病、疥疮等。而频繁大换水,又容易使水质不稳定。水质不仅仅是感官上、物理上的脏或臭,更重要的是化学(酸碱)和微生物平衡。换水只能解决物理上的问题,而化学和微生物平衡都发生了改变。对龟苗而言,每换一次水,就是一次新水,需要重新去适应。适应不了,就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腐皮腐甲等)。
综上所述,硬币苗一怕温差大(容易感冒、肺炎),二怕水质不稳定(容易腐皮腐甲)。而小容器、浅水位,以及设置晒台,恰恰容易产生大温差和水质不稳定,是造成龟苗难养的“三大元凶”。这就相当于“乌龟怕什么,就给什么”,如此生病或死亡就好理解了。
实际上,作为宠主,只要稍微转变下思路,“乌龟怕什么,就尽量避免什么”,往往就会发现,即使是脆弱的小龟苗,其实也很好养。
三、大容器、深水位、免晒台,轻松养好小龟苗
龟苗难养,易病、易死亡,是因为不了解硬币苗特点,采取了“小容器、浅水位、设晒台”的方法来饲养,从而造成“大温差和水质不稳定”,进而使龟苗生病或死亡。也就是说,是没有处理好温差和水质问题,主要责任在养龟的人,而不是龟苗。
实际上,我们只要反其道而行之,采取“大容器、深水位、免晒台”的方法,即可避免大温差和水质不稳定问题。温差小了,水质稳定了,龟苗就不容易生病或死亡,也就不难养了。
鸫龟先生养龟苗的鱼缸,水位35厘米1、大容器、深水位、免晒台,可有效避免温差大
大容器、深水位,意味着养龟水体大,对气温缓冲作用好,水温不会忽冷忽热。没有了大温差,龟苗自然不容易产生感冒、肺炎等“温差病”。而免晒台,同样也是为了防止大温差。如上文所述,有了晒台,龟苗在爬上、爬下过程中,容易因水温和气温差异大而感冒生病。撤除晒台,就只能呆在水中,又加上是“大容器、深水位”来养,水温稳定,也就不容易产生大温差。
2、大容器、深水位,可有效保持水质稳定,避免应激反应
水体大意味着自净能力增强,水质不容易恶化、崩溃,自然也就不需要经常换水,特别是大量换水,甚至全部换掉。由此水质易于稳定,可减少龟苗因水质波动而生病。
如果再搭配其他措施,如在水中种植水生植物、饲养小鱼虾和泥鳅等,用来吸收、处理污染物和食物残渣,这样可以维持水质长期稳定。鸫龟先生的龟缸,基本都是几个月不换水,只补水。下图中的龟缸,从三月份开缸至今,只换水两次,且原因还是因为改变缸中沙子和植物位置,导致水过于浑浊才换的。
当然,为了保持水质洁净,经常换水也是一个可取的方法,但一定不要过于频繁。建议采用抽底加水的方法,用虹吸管等工具,将底部污物定期抽出,然后补充新水即可。每次换水量,以1/4到1/3为宜,最多不超过一半,以免产生水质突变(水质完全崩溃除外)。
3、大容器、深水位,龟苗体质好,少生病
除了能稳定养龟环境(水温和水质),“大容器、深水位”养出的龟,体质普遍好。原因在于,乌龟活动范围更大,经常潜水、游泳,体质得到良好锻炼。体质好了,抗病能力更强,由此进入良性循环,饲养更省心。此外,“深水出好龟”,与浅水相比,深水养出“高背龟”的几率更大,形体更优美。
综上所述,“大容器、深水位、免晒台”饲养龟苗,可有效避免大温差及水质突变,使环境更为稳定,龟苗也就不容易生病或死亡。同时运动量大,龟苗体质好,外形也更优美,可谓优点多多。那么多大的容器算大、多深的水位算深呢?
四、多大的容器和水位,才算“大而深”?
自然界中的乌龟,生活水域是江河、湖泊和池塘等水体,其水体之大、之深,是家养环境无法比的。因此,原则上说,只要家中空间允许,容器越大越好。鸫龟先生使用过的容器,长度有30、40、50、60和cm等几个等级。从实践效果看,容器长宽高60×40×20以上(单位cm),水深10cm以上,在室内饲养即能达到良好的控温和控水质效果,无论大小乌龟,均很少生病,大家可以参考。容器再小的话,难以布置环境,实际效果不好。
从水深来看,自然界中水体深浅划分单位是米。与此相比,家养环境无深水可言,都是浅水。有人说自然界中水体也有浅水区,这话虽没错,但即便是浅水区,水深也多是二三十厘米以上。至于几厘米深的水域,除了夜晚,龟苗并不经常活动,否则水鸟就把它们吃没了。因此,对于养龟水深,主要取决于各自理解,实际并无标准。二三十厘米,甚至几十厘米深的水,对于水龟和半水龟来说,都不算个事,可以大胆放心养。不过如以“浅水过背”为参照,基本10cm以上的水位,即可称为家养中的“深水”,鸫龟先生现在共有6个龟缸,养龟所用的水位最低为20cm,最高为35cm。
鸫龟先生自年开始饲养龟(目前最大的草龟即为当时留存),期间也隔三岔五购买两三只龟苗来养。因担心深水淹死龟苗,采用的方法就是“浅水过背”(2cm左右)。前后大概有四五批,共约10余只龟苗,全部被养死。
年夏季,购买了5只草龟和5只花草杂,共10只硬币苗,直接放在了水深10-15cm的容器饲养。当时本着“淹死大多数,留下一两只就行”的想法。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只损耗了1只,存活率90%,并于当年深秋进入自然冬眠。
当然,这批龟苗最终的结果并不好,绝大多数折损在冬眠中。原因是在春节期间,把它们遗忘了。由于采用的是湿毛巾冬眠法,极易缺水,想起来的时候,毛巾全部干透。三只体格小的草龟苗,直接成了乌龟干,另有两只龟状态也极差,最终在出眠后不久死亡。
由于上次硬币苗冬眠人为失误,无法准确分析自然冬眠损耗,因此在20余天前,又买了10只硬币苗草龟,直接饲养在水深35厘米的鱼缸。目的是为了分析硬币苗自然冬眠的损耗,是否真如传言中那么大,附带再继续观察深水养苗的效果。
从这10只龟苗的表现来看,除了有2只入水即被淹翻倒外,其他8只均健康生长,在约15天之后即陆续爆发生长纹。至于那两只被淹翻的龟苗,移入浅水中饲养,不久死亡。这说明,确实有个别体质差的龟苗,不适合深水,但绝大部分龟苗并无问题。因此,不必对“深水养龟”心怀恐惧。
至于很多宠主担心的“深水淹死龟”问题,其实都是多虑了。乌龟是用肺呼吸的动物,确实会被淹死。但绝大部分“淹死”,都和深水无关,另有其因,其实浅水中淹死几率更高。限于篇幅,这部分内容将另文论述,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648.html